老年,尤其是高齡老年群體因為吞咽功能減弱,比較容易發生誤吞異物阻塞消化道的意外事件。今年97歲的高齡老人林爺爺,就因為誤吞了成排假牙引發呼吸、吞咽困難。經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多學科協作,利用可視喉鏡成功為其取出喉嚨里的假牙。
今年97歲高齡的林爺爺,最近喉嚨痛了2天,起初以為是感冒,沒有重視,后來出現呼吸和吞咽困難,才發現是不小心吞了假牙,卡在喉咽里出不來。
在當地醫院,醫生無法為他取出假牙,建議轉到省里醫院治療。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為他做了影像檢查,結果顯示為“下咽食道入口異物”。
同時,林爺爺基礎疾病較多,曾做過心臟起搏器置入和冠心病支架置入手術,最近又因為摔倒導致恥骨骨折,身體虛弱。對于高齡合并多種疾病的情況,做手術的風險較高。醫院表示“患者吞咽、呼吸困難的癥狀無法緩解,且有食道穿孔等重癥感染風險,如果拖延就會造成生命危險,因此要盡早手術取出異物。同時要做好搶救應急預案,降低潛在風險!

假牙異物位于消化道“交通要沖”——會厭谷及食道入口
林爺爺剛入院時2天沒有進食,呼吸急促,心力衰竭,奄奄一息。醫生為他緊急進行心電監護,吸氧、禁食、補液、抗感染,以及抗心衰對癥治療。
心電圖顯示,林爺爺有頻發房性早搏,短陣房性心動過速,心肌缺血。同時,他體內的心臟起搏器已使用了5年,平時未能定期復診,狀況難料。
高齡患者在全身麻醉下,各項身體機能會發生變化,并且起搏器工作狀態無法評估。通俗一點說就是,起搏器平時為備用狀態,萬一心律失常,需要啟動起搏器,但如果起搏器電量不足,就會相當危險。
于是心臟重癥科同事緊急會診,會診意見認為起搏器工作狀態未知,需要1-2天時間檢測電池電量,而患者可能等不起了。
經過與患者家屬詳細溝通,團隊決定迎難而上,為林爺爺進行氣管插管全麻下異物取出手術。
胸部影像提示:患者有心衰,肺間質水腫,見胸壁起搏器。
心電圖提示:心律失常,心肌缺血,提示麻醉風險高。

術中一波三折,醫生使用可視喉鏡巧取假牙
被推入手術室不久,麻醉還沒開始,林爺爺就出現了頻發室性心律失常!靶墓δ茱L險高!快使用利多卡因!”麻醉科主任醫師當即指示給予強心及抗心律失常治療。得到緊急處理后,老人家才轉危為安。
術前心律失常緊急處理后,嚴密觀察心電監護情況,而當手術團隊正準備氣管插管,以保證術中供氧的時候,又遇到一道難題:假牙卡在會厭谷與梨狀窩,也就是氣道與食道的“十字路口”,難以抬起會厭,氣管插管困難。
如果不能氣管插管,就不能使用食管鏡,意味著無法取出異物。專家建議,采用彎曲可視喉鏡,終于看見了目標物——假牙。
但是假牙位置較深,普通的器械主體多為直線,不符合舌根后的弧線結構,難以將其取出。手術醫師改為使用卵圓鉗,終于將“罪魁禍首”假牙取出。幸好,此假牙為下頜義齒,無金屬掛鉤,沒有明顯將黏膜切割傷。
術后,林爺爺會厭腫脹,蘇醒較慢,被送入ICU重癥監護治療,第二天情況好轉,再回到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普通病房。

佩戴假牙需注意這五點:
現在很多老人佩戴假牙,老人及其親屬要重視假牙的護理,因為老人的感覺減退,很容易發生假牙脫落,甚至誤吞,如果假牙上帶鉤,更會造成嚴重后果。
1、不要佩戴活動假牙進食年糕、湯圓、粽子等黏性大的食物;進食時要注意細嚼慢咽,尤其是吃黏性食物時更要嚼碎,以免假牙因吞咽誤入食道。
2、使用活動假牙,晚上睡前要取下假牙,不可佩戴著假牙睡覺。
3、喝水服藥時同樣要注意避免將假牙一起吞下。
4、佩戴的假牙如松動、損壞,要及時去醫院修理。
5、對發生過腦血管意外、活動不便的老人,以及有智力障礙或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,使用活動假牙時一定要慎重。